為進一步改善護理服務質量,提升護理服務水平,持續(xù)提高患者就醫(yī)體驗,公安縣人民醫(yī)院心血管內科積極思考,推出多項優(yōu)質護理舉措,打造暖心護理,提高患者舒適度、滿意度。
信息技術 助力醫(yī)患溝通
設立電子信箱。開辟多種渠道聆聽患者的聲音,建立電子投訴意見征集箱,采用“二維碼”作為快速接入的通道,鼓勵患者和家屬提出意見和建議。這一舉措不僅方便了患者,也提高了醫(yī)院對患者反饋的收集效率。通過對不滿意樣本的收集和分析,心內科能夠更準確地把握患者的需求,找準服務中存在的問題,并及時改進,從而提升整體服務質量。
開發(fā)“智慧樹”。將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相關知識制作成“二維碼”,為患者提供了一條全新的健康宣教途徑。患者只需通過智能手機掃描“二維碼”,即可快速、便捷地獲取所需的健康知識。這種方式不僅方便患者隨時隨地進行學習,還能有效減輕護士的工作壓力,提高宣教效率。
推出“掃碼聽故事”。由護士精心挑選生活中的點滴感悟、勵志故事、心靈雞湯等,將其轉化為音頻形式進行分享。患者和家屬只需掃描“二維碼”,即可聆聽美好的聲音,感受熟悉人的陪伴,緩解緊張焦慮情緒,讓心靈得到安寧與平靜。
升級服務 響應患者訴求
動態(tài)調整排班模式。根據工作量的變化,科室靈活調整值班時間,增加上午的人力資源投入,填補高峰時段的資源缺口,讓患者的治療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得以落實。
持續(xù)優(yōu)化工作流程。治療班護士將醫(yī)生新開具的檢查、治療等醫(yī)囑直接遞交到責任護士手上,減少了責任護士往返護士站的次數,使得患者的護理與治療能夠更快地完成,提高工作效率。同時,將白班醫(yī)生與行1班醫(yī)生以3:1的比例進行收治病人,這種分配方式既減輕了白班醫(yī)生的工作壓力,又縮短了患者就醫(yī)等待時間。
豐富健康教育形式。除傳統(tǒng)的床邊宣教外,科室護理團隊采用LED顯示屏定時播放、口頭講解、圖文宣傳、現場互動、示范性訓練等多種形式,幫助患者全面、深入了解心血管疾病的預防、治療和康復知識,掌握自身健康狀況,提高自我管理能力。
“早期運動” 賦能患者康復
制作“心臟康復操”視頻。醫(yī)護人員精心組織,制作視頻,并進行詳細地示范和講解。通過“五大處方”(運動、營養(yǎng)、藥物、心理和戒煙),指導患者一期康復。
引導集體訓練。每周二、周五,安排護理人員帶領患者及家屬進行集體訓練,確?;颊吣軌蛘_、安全地進行術后康復鍛煉,促進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運動能力的恢復。
推行“五指操”。針對橈動脈穿刺患者術后壓迫止血器加壓引起的術側肢體腫脹、麻木、疼痛等并發(fā)癥,編制一套簡單易學、一教就會的術后康復“五指操”,有效緩解患者術后不適癥狀。
打造暖心護理,用溫情守護每一位患者。公安縣人民醫(yī)院心血管內科將繼續(xù)探索和實踐新的護理舉措,通過細致的觀察、體貼的關懷,為患者提供更加優(yōu)質、高效的護理服務,讓患者感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與呵護。(心內科 周海蓮)
醫(yī)院動態(tài)
服務指南